宋江有很多绰号,比如“及时雨”、“孝义黑三郎”,但是在很多人看来,这都名不副实,说是“及时雨”,倒不如叫“保护伞”更贴切一些,因为他一贯贪赃枉法收黑钱,然后再用得来的不义之财救济一些罪犯。
至于“孝义黑三郎”,只有黑字是真的,他在家行大,也不讲什么孝义,因为他能被宋太公“告了忤逆”开除了家籍,不管真假,都是人性中的污点,不管怎么说,为了当一个小吏而肯承担不孝的恶名,这孝字在宋江眼里是不怎么值钱的。
但是人们为什么称他“呼保义”呢?这倒是跟人品无关,因为当时人们只要有两个村钱,就可以互称“员外”、“朝奉”、“保义”的——当时有员外郎、朝奉郎、朝奉大夫、保义大夫、保义郎等虚职,级别还不如现在的一个科长。
宋江外号“呼保义”,自己还美滋滋的跟人家炫耀,但却不知道冥冥中自有宿命安排,他最后还真的当上了保义郎。不过也就是他脸皮厚,要是换做别人,早就羞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了。
保义郎的官儿究竟有多大,咱们后面再说,先说说宋江为了能够从一个临时工(小吏)转正(做官),是怎么把脸面扯下来踩在脚底下的。
一块布料一瓶酒搞定一个梁山好汉
宋江一心想投降进入宋朝官僚体制内,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,但是谁也想不到他出卖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代价,居然是每人一块布料一瓶酒。
一般来说,作为宋江这样的“想做官,杀人放火受招安”的污吏来说,手里掌握着大批军队和大量身手不凡的亡命之徒,应该跟朝廷讨价还价一番才对。
就连前来招降的宿太尉也觉得自己拿的这点东西实在有些寒碜,拿不出手,还是张叔夜(正史记载张叔夜灭了梁山)深知宋江真面目:“他们就是想招安,给不给东西都不打紧。”
事实也真像张叔夜说的那样,为了“早招安心方足”,宋江已经猴急了,他口口声声“朝中多奸臣”,但是面对童贯高俅,他却恨不得跪下来舔奸臣的脚趾头,不敢伤童贯,抓了高俅还得磕头作揖地保护起来。
所以一看朝廷真心想来招安,宋江那里还顾得上讨价还价,再说他嘴角要是没有耳朵挡着,早就咧到后脑勺了,那还能说出讲价钱的话来?
于是梁山天罡每人一匹红布,地煞每人一匹绿布,外加每人一瓶酒就搞定了。这时候有人问:不是还有“金牌三十六面,银牌七十二面”吗?嘿嘿,那是他们的“身份证”,别说拿去换酒,就是丢了也要拿脑袋来赔偿的。
就是这点东西,已经让吴用喜出望外了。且看他的表现:去参见宿太尉,磕完了头也不敢起来,直溜溜地跪在人家面前面前,叫他站起来坐下,也是“那(哪)里敢坐”。
最搞笑的是宿太尉问他姓名,居然回答:“小生吴用……”
估计宿太尉也是一口茶水直喷出来,有了一个穿越式的念头:你是崔莺莺的男朋友还是范进?
作为头领,那一百零八个好歹还有一块布一瓶酒,而梁山中下级头目和小喽啰,连鸟毛也没得到一根,于是“当下辞去的,也有三五千人”。
其实“奸臣”的说法也是一个好办法
宋江虽然一心想招安,并且以兄弟身家性命为筹码成功招安,但是却不肯放弃对梁山人马的掌控。
其实宋江也知道,离开那一百零七个人,他啥也不是,随便来个衙役就能摆平他,所以他紧紧攥着梁山指挥权不肯放手——他一放手,至少有一半人要另找靠山,而他则会变的一文不值。
至于宋江心目中那些陷害他的奸臣(枢密官),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,现在看来倒是最好的:原先被梁山俘虏的朝廷前军官,哪来的还回哪去,剩下的人马打散编制,分配到各地军分区。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,大家再也造不了反,也都能得个善终——毕竟都是人才,到哪都会有用武之地。
但是宋江反对,不但撺掇手下反对,自己也赤膊上阵“恳求来使,烦乞善言回奏”。
其实从那时候起,朝廷上下就会形成共识:这是宋江个人的私军,也是朝廷心腹大患,留不得!
于是朝廷使用了一系列手段来进行离间。第一步就是取金一千两、银五千两,彩段五千匹颁赐众将,而小兵们还是啥也捞不着,自然心中有怨气,进而离心离德——只要士卒离散,那一百零八个人就是浑身是铁也碾不了几根钉。
接下来一个辱骂梁山的厢官(杂牌军军官)被梁山的一个中层干部杀了,朝廷就逼着宋江要了“自家兄弟”的脑袋,让更多的梁山好汉看清了宋江的真面目。
“呼保义”是个莫大的讽刺 因为那是个比芥子还小的芝麻官
宋江一心想当官,为此不惜押上全部家当和所有兄弟,但是朝廷就是不给他官做。
一直是野鸡没名草鞋没号的宋江望眼欲穿,但就是不见委任状下来,他的身份一直就是炮灰先锋——还是临时工。
于是他上蹿下跳,破辽国、打田虎王庆,手上沾满了“同道中人”的鲜血,眼看着朝廷的心腹大患就剩下最大的方腊了,朝廷这才肯从手指头缝儿里漏下点乌纱帽,让他沐猴而冠一把。
但是朝廷的“封官加禄”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:你不是人称“呼保义”吗?那就封你个“保义郎”,然后再加个“皇城使”。
咱们先说这个“皇城使”,那是掌宫门出入、保卫宫廷、宫门启闭,还管着类似后来锦衣卫的侦察工作,属于皇帝的心腹——读者诸君看到这里就知道了,这肯定是个虚职。宋徽宗虽然很混蛋,但是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交给一个造反起家的污吏,即使是宋徽宗肯,朝中大臣也不肯,就是包拯再世,也不会答应。
至于那个保义郎,就搞笑而且嘲讽了。
宋朝武官(保义郎还算不上武“将”)总共有五十二级军衔,这个保义郎属于第五十级,再往下两级,就是大头兵了。
这个保义郎,实际就是个九品官,跟主簿、县尉是一个级别的,比押司也就高那么一线,也就是说,宋江费尽苦心,卖友求荣、残害同道换来的,是一个比县官还低两级的职务,换算到今天的军队,也就是个排长…